京城王守仁的府邸内,王守仁现在当上了内阁首辅,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父亲一直以来的愿望了。
王华那叫一个高兴啊。
自己奋斗了一辈子也就是混到了一个养老的南京吏部尚书做做,想要再进一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。
他现在都已经七十多岁了,身体都已经完全不行了,即便是再得到了提拔重用,也已经无法再胜任了。
好在自己的儿子王守仁非常的有出息。
自己是状元,儿子也是榜眼,父子两个的才华和名气早已经响遍整个大明朝了,这做官方面自己做到了尚书级别,儿子王守仁更是做到了内阁首辅。
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,也找不出几对父子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了,更重要的是他们父子能够有今天的出息,全靠的是自己的才华与能力。
王府内,王家人高兴的坐在一起,一个个满脸笑容,已经七十多岁的王华更是高兴的连喝几杯酒。
“父亲,你就少喝点吧,你身体本身就不好,这年纪又大了。”
王守仁看着连喝几杯酒的王华,也是赶紧劝道。
这下算是如愿了,自己当了内阁首辅,他自己都高兴。
王守仁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激动的,当不当其实都没什么,内阁次辅和内阁首辅虽然有差别,但也同样已经是位极人臣了,进不进一步并不是很重要了。
“我开心啊,自然是要多喝几杯的。”
“你我父子也可以算是千古佳话了,我华夏神州几千年的历史,也没有几对父子能够像我们这样了。”
王华高兴的又喝了一杯酒下肚。
“父亲,你就少喝点吧。”
二儿子王守俭也是赶紧劝道,这都已经七十七岁的年纪了,还一杯接一杯的喝,这要是出事了,自己几兄弟可就惨了,到时候回家丁忧守孝三年的话,自己哥王守仁这个内阁首辅才当1天的时间就要让位,这就郁闷蛋疼了。
“是啊,父亲,少喝点吧。”
三儿子王守文也算跟着劝说道。
这当官可不是容易的事情,不仅仅要自己的身体好,还要自己的父母身体也好,不然的话就跟刘晋一样了,内阁首辅当的舒舒服服的时候,一下子要回家乡丁忧守孝三年。
等三年的时间一过,这黄花菜都要凉了,哪里还有位置给你啊。
自己父亲王华,这高兴归高兴,但也别喝太多的酒啊。
“哈哈,我这是高兴啊,你们哥哥有出息,我这当父亲的自然是高兴了。”
“这以后回家乡的时候,也可以荣归故里,流芳百世了。”
王华心情是相当的不错,高兴的很。
几个儿子的劝说都没有任何的用,一连喝了好几杯酒下肚,而且这一次胃口也是奇好,吃什么都特别的香,饭菜都比平时吃的多。
王守仁,王守俭,王守文几兄弟也是无奈的直摇头,看他高兴成什么样了。
自己王家其实也不差这一个内阁首辅的,王守仁自己本身就是已经位极人臣了,在朝野上也是有着很大话语权的。
以前刘晋在的时候,很多事情都是让王守仁处理的,并且有什么事情也都会请教王守仁,很多的政策,方针都是出自王守仁的手。
当不当这个内阁首辅,貌似真的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情了。
你这高兴的喝多了,这年纪又大了,真要是出什么事情的话,那就真的影响太大了。
几兄弟心里面默默的思索着,然而事情就是如此的巧合。
第二天早上,按照以往的惯例,已经七十七岁的王华每天都起的很早,早早的起来喝早茶看报纸,然后再看看书。
然而今天却是已经早上七八点钟了,王华都还没有起床,起初下人还以为是王华昨晚喝多了,所以还在睡觉。
但等到九点钟的时候还没有起来,下人就去看了看,这一看就吓了一跳,王华惊人就这样走了。
皇宫里面,王守仁正在上早朝。
“陛下,新学大兴,每年有百万学子入学新学,然而传统书院,私塾的入学人数还不及新学的十分之一。”
“儒家之学乃是治国安邦之学,是我朝之国本,是我华夏之精华!”
“新学大兴,儒门衰弱,长此以往的话,则本话,则本末倒置,国本动摇,社稷动荡!”
有大臣正在滔滔不绝的讲述新学和旧学的事情,新旧之争,这已经是大明现在最为重要的事情了。
坐在龙椅上的弘治皇帝听着这个大臣的话,眉毛都微微皱起了,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大臣说什么国本了,说什么本末倒置这样的话了。
现在这个大臣竟然又来提什么国本,提什么本末倒置,这感觉就好像是回到了20多年前的时候了。
那个时候老旧派的官员还占多数,天天讲什么国本,祖制,江山社稷之类的,一个个嘴巴很能说,写的文章也是天花乱坠,但就是没办法去解决大明最根本的问题,天天就知道盯着自己,什么要勤俭节约,要仁义道德之类的。
此时,不仅仅是弘治皇帝在皱眉头,王守仁,韩文,钟藩,杨一清这些人也都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。
这个大臣这是在火上添油啊,新旧学之争本身就已经势同水火了,你还在这里添油加醋,火上浇油,这不是要搞事情嘛。
原本就已经是挺不错的了,旧学的人好好读旧学,将来考科举当官,是清高的读书人,新学的人就好好的读新学,研究数学,机器,物理等等,制造更强大的机器出来,研究科学技术,发展工业和科技,这不是挺好的嘛。
没必要再去火上浇油,而是要让双方都按照原本的轨迹继续走下去。
“臣以为朝廷应该大幅度的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,以便让更多的学子有出人头地的机会,有能够向天子效力,为君王尽忠的机会。”
“同时也应该严厉的限制新学的发展和扩展,应该将部分的新学学校转为传统私塾的书院,用于传播儒门正道,而不是旁门左道。”
这个大臣语不惊人死不休,提出了两个意见。
一个是要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,因为现在的科举考试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。
虽然相比起新学来,旧学貌似发展的并不大一样,但事实上是大明变得赋予强大起来,大明人的生活更加富裕了,这读旧学的人比起以前来那也是多了很多倍。
读旧学的人更多了,然而科举考试的名额始终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和扩大。
以弘治三十三年的科举考试来说,前来京城参加会试的人数多达2万多人,而名额却是只有500多个,这个竞争压力就非常非常大了。
至于乡试的时候,各省的情况虽然有所不同,但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的卷,竞争压力非常大。
一个省乡试中举的名额往往只有100多个,有些人口少的甚至于只有几十个,而每个省都有成千上万的秀才参加乡试,其中的竞争压力实在是太大了。
想要考上举人再中进士,这个概率已经低到让人发指的地步了。
这如果考不上举人中不了进士,读旧学的意义就不大了,一辈子到老就是一个穷秀才,就跟文征明差不多。
新学这边相对就好很多了,虽然新学的人数也很多,但是新学的人就业非常的广泛,会读书的就去读书考大学搞研究,不会读书的就去学技术当工人什么的,反正大家也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,读书也是为了学有用的知识,将来好找工作什么的。
故而新学的人虽然说不当官什么的,但是往往在社会上反而过的都还不错,商行,工厂,船行,军队等等都喜欢新学出来的这些人。
因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内容都是非常有用的,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。
这就让旧学的人非常不满了,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的考科举都很难考上,想要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又都不受欢迎,而你们新学读的旁门左道反而是大受欢迎,凭什么啊!
当然了,这还是次要的,最重要的还是儒家的人感觉到了儒家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,从一家独大,到了现在新旧分庭相抗的局面,难道以后儒门会衰弱下去。
很早之前的时候就想着要打压新学,重振儒门了,只是以前刘晋在,大家斗不过刘晋,现在刘晋一走,儒家的酸臭腐儒们又开始出来折腾了。
不仅仅要振兴儒门,而且还要在这朝堂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,将更多的老旧派儒家学子给推上去。
只是,这个大臣的建议明显就是前后矛盾,一方面是科举考试卷的很,要天子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,一方面又说要让新学的学校变成儒家的书院,更多的人学习传统的儒家学说,这不是变相的又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压力和竞争吗?
此外也不考虑下朝廷需不需要那么多官员的问题,这名额增加容易,以后要缩减就难了,更何况,增加名额就意味着要有对应的官职,这些他们都没有好好的考虑就站出来乱提策略。
/89/89485/29503303.html